中國大陸 China2013 / 89 min
導演:郭恒奇
二○六宿舍裡住著幾名即將畢業的男生。終日吃飯、聊天、打牌、玩手機,打發他們的青春時光,只為了混一張高中文憑。終於,高中畢業了,可是未來又在何方?去打工還是繼續混個大專?
面對這樣的學生,教師們很難表現出教學熱情。成績不可能好,待遇也不高,得過且過,坐等學校搬遷早日到來。只有侯老師認真地擦著報欄(布告欄),一如既往。侯老師不善與人交往,生活中大部分的時間是一個人坐著,不說話。
平遙縣段村中學原址是一座明代古剎,清末在此設有義學,民國初年設高小(小學高年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成立縣辦初中,八○年代成立縣辦高中。二○○一年高中擴招,在校學生達一千四百餘名,為此校方在操場上新修一座教學樓。來到二○一一年夏天,全校一百五十餘名學生和其他兩所高中合併,遷入城中新校。操場上長出青草,教學樓中繼續住著看門人老米和他的家人。
台灣 2013 / 60 min
導演:黃建亮 Albert J.L. HUANG
家,原本就是每個人生命中的第一所學校。但在學校制度已經相當完熟的華人社會,在家自學反而成了異類。華人對於教育的重視舉世皆知,期盼兒女未來在社會上功成名就,但在考試主導教育內涵的集體意識下,要如何才能夠因應個別學生的資質,循能適性地達到因材施教的差異化教育呢?
本片透過四個家庭的家長與小孩──波蘭和台灣組成的國際家庭陳家;堅守傳統價值的詹家;傳統教育體制內適應良好但也選擇自學之路的羅家;曾經在學校受創又重新在體制外學校找回求學之路的麥家──審視四個不同背景、但同樣選擇自學的家庭,他們各自的樣貌與故事。
台灣是目前唯一合法自學的華人地區,即便合法但在執行上仍然困難重重,影片中四個自學家庭向傳統學校體制說不,以極大的勇氣開創自己的道路,面對盤根錯節、弊病叢生的主流教育與社會價值觀。
追求自己孩子快樂成長,與望兒女成龍成鳳的期許是否相互矛盾呢?究竟我們該為孩子準備一個怎樣的學習環境呢?未來的社會究竟需要什麼樣的人才?不同背景環境的家庭與不同資質的孩子如何選擇合適的教育方式?到底什麼對孩子才是最好的?這一切都需要長時間觀察與考驗。
人生只有一次機會,教育方式對孩子未來的影響深遠, 值得我們大家一起來深思。
中國大陸 2013 / 24 min
導演:石玉濱
短片主要記錄的是山東半島內陸山區,一所小小的幼稚園裡,孩子們上學、上課、遊戲、放學的故事。
北方的冬季,天寒地凍,幾十平米的教室就是他們整個世界。小小的教室裡自然會生起爐子,老師每天按一定的量燒水給孩子們喝:到了喝水的時間,孩子們會排好隊,挨個去領水喝,因為存在一定對比關係,孩子們對白開水顯示出異常的熱情。
關於錢財的問題,孩子自成一套,對錢財的渴求從何而來,我們不去深究,但是這種渴求卻直接作用在他們的遊戲中,他們有模有樣地模仿家長們的工作:一項關於樹木交易的工作。每個人在其中盡心盡力地扮演自己的角色。
開始下雪後不久就放假了,放假後的幼稚園教室,變成了村子的祠堂,在春節時供奉全村人的祖先。孩子們的桌子和凳子搭起祭台,由老人們看守。成人們以有別於孩子的方式準備進入下一年時,等待孩子們的,又會是什麼樣的新世界呢?
孩子們是天生的樂天派和浪漫主義者,這種本性是他們所有行為的準則;同時,在這人生最沒有抵抗力的年紀,對於外部事物所帶來的巨大衝擊,孩子也是沒有絲毫辨別能力的。成人世界的對與錯,對於他們而言只是願意與不願意的區別。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看到孩子們臉上天真、認真而又複雜的表情。
台灣 2013 / 75 min
導演:張釗維
一九八七年中華民國解除戒嚴,華人歷史上真正意義的憲政在台灣開始落地;七年之後,一九九四年四月十日,教育改革大遊行,提出「落實小班小校、廣設高中大學、制定教育基本法、推動教育現代化」四大訴求,並透過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落實於教育的各個領域,至今仍未止息。
二十年來,台灣社會對教改的是非功過多所評議。本片遍訪教改倡導者、教育行政領導者、批判教改者以及教師、學生與家長,一方面回顧教改的歷史過程,另方面透析教改所面臨的困境,以及背後的深層因素。在結構上以七堂課為劃分,分別是「歷史課:教改前傳」、「教育課:當補習班變成學校」、「倫理課:新生活.舊倫理」、「輸贏生死經濟學」、「公共行政課:公部門怎麼了」、「公民課:未來方略」、「生物課:物種多樣性」;形式上運用小學生讀各種教科書課文作為導引,加上幽默的脫口秀,寓沉重於輕鬆;在眾多教改親歷者與見證者的證言與意見之中,本片希望能達到庖丁解牛的效果,層層深入教育的核心,同時也深入台灣社會文化改革的核心。
香港 Hong Kong / 2013 / 72 min
導演:黃肇邦 / WONG Siu Pong
這是一部從小孩子的眼睛出發,探究他們在成年人世界中如何成長的紀錄片。
佘偉豪和黃俊修是一對好朋友,自一年級相識開始,他們幾乎形影不離。香港出生的佘偉豪來自單親家庭,母親是內地人,同住不足一百尺的「劏房」;因為「續證」關係,母親經常要返回內地,為避免兒子在香港無人照顧,佘偉豪都會交托給同學的家庭照顧。而他的同學黃俊修,雖然來自越南家庭,但因佘偉豪經常被托管到他的家,結果讓兩人成為了好朋友。
每天清晨,佘偉豪和黃俊修都會走到大角咀的鮮魚行學校上課,兩人的基層家庭生活寫照,以及這種「互相照顧」的經歷,在這裡比比皆是。內地出生的董汝峰、譚志澤、甚至班上最受男生歡迎的黃嘉琪,同樣為著前途著想,家人毅然來到香港,屈膝於狹窄的房間裡生活;對他們而言,一下子面對成長環境的改變,重新追溯另一個地方的認同和價值,這種「投資」是否值得?
中國2015 / 76 分鐘
導演:黎小鋒 LI Xiaofeng、賈愷 JIA Kai
若你正身處中國,無論是在喧囂的一、二線城市或偏遠鄉村,要是看見一輛插著紅旗、貼滿標語的破車停在面前,以高分貝播放著紅色革命歌曲,無須大驚小怪。這不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穿越場景,而是老劉的「全國長征宣傳雷鋒」專車。
老劉,本名劉光建,和五十年前被塑造為「共產主義戰士」的雷鋒是同期戰友,雖光環遠不及雷鋒,卻也同樣抱持「忠於人民、忠於黨」的理念、同樣聽從毛主席的指示辦事,同樣夢想成為稱職的「共產主義事業的接班人」。1998年,老劉離開在西藏自治區的公務員一職,拋家棄子,決定漫遊中國發揚雷鋒精神。一路上他為人免費擦鞋,生活接近乞討邊緣,卻苦心孤詣地要創建共產國際大學。
「為人民服務」這看似謙卑的願望,成為老劉在物質條件匱乏的現實生活中唯一引以為傲、甚至自負的根源;片中隨時可見他對跟拍多年的導演下指導棋,有意識地左右鏡頭的拍攝和故事的走向,呈現出拍攝者與被攝者的複雜權力關係。
中國在文革結束後的五十年,從極端的毛式共產主義走向蓬勃的資本主義,老劉看似瘋狂的固執行徑,體現了身處社會快速巨變下無法妥協的歷史境遇和難以直面的精神創傷。隨著老劉的車輪滾滾向前,中國的過去和現在也不斷交叉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