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Taiwan2012 / 70 min
導演:張永明 CHANG Yung-ming
二○○九那年夏天,種植檸檬的朋友富家跑來找我,說到檸檬的價格低落,剛從婚紗攝影轉業為農夫的他,經常為了房貸和兒子的補習費在發愁,問我能不能拍攝一支探討農業的紀錄片,好好發現問題的所在。我對農業向來不感興趣,索性說:「你自己拍吧!你自己是農民,又曾經是攝影師。」就這樣富家拿了我借他的DV便拍起了他的紀錄片,拍了他一輩子務農的老父,拍了他正值青春期的兒子,也拍了讓他既愛又恨的檸檬。不過才沒多久,富家便碰上他從未預料的大水――莫拉克風災。
他頂著風雨,記錄下他田裡的檸檬被淹沒,也記錄了里港潮厝村民賴以為生的河灘地,整個被大水所吞噬。當富家將片子拿來讓我看時,在場其他拍紀錄片的朋友都大為震撼。我們決定著手記錄一個正在記錄的人,片子就叫《富家拍片》。
我跟著他,用我的相機拍下上萬張的照片,主要以富家為主角,看他從泥濘的農地再度復耕,轉種起絲瓜。看他在拍攝紀錄片時遇到的困境與挫折,也看見在河灘地討生計的村民,面臨河川局司法訴訟而進退不得的窘境……雖然富家與村民在這塊「向老天要來的土地」上曾辛苦地揮灑汗水,也在這土地獲得溫飽和甘苦記憶,但是,就在復耕步上軌道,公部門積極協商之際,又來了九一九的風災,富家的絲瓜再度受創。
在影片的最後十五分鐘,放上富家在風災當時的記錄片段:年老的父親在檸檬田中穿梭勞動、對長輩們的憂慮似懂非懂的兒子,在颱風天,依舊在泳池賣力練習的身影……
中國大陸 China2013 / 60 min
導演:郝智強 HAO Zhi-qiang
這是一個關於新疆維族的少年們如何面對青春與成長的故事。
冬雪,十七歲的艾達爾高考失利,父親早亡的他儘管酷愛跑酷,但家庭的負擔還是讓他變得有些小心翼翼。弟弟希萊力不管不顧,喜歡冒險、刺激,天天夢想著有一天成為像成龍那樣的人物。兩兄弟的母親則常為兩個四處遊蕩且成長迅速的兒子提心吊膽,她收入微薄,整日愁眉不展。
ESP跑酷團隊集合了不少年紀相仿,各種民族的孩子,他們信心滿滿地準備著即將在北京舉辦的跑酷大賽:他們費盡波折尋找場地訓練,抓住可能的機會爭取往返北京的旅費,也懵懂無畏地四處尋覓可能的支持。然而,一次次掃興與失望接踵而來,艾達爾動搖了,隊員的情緒也出現反覆,勇敢無畏的希萊力和剛入隊的薩達姆則惦記著無論如何這次都要闖蕩北京。
時間臨近,渴望參賽的艾達爾明白自己恐怕難以成行,他瞞著母親,暗地裡幫弟弟掙旅費,希萊力也來到以前並不情願的場合跳起街舞掙錢。舉目無親的薩達姆則嘗試一路西行去找遠方的家人尋求支持。奶奶、爺爺的擔心和遲疑讓薩達姆一籌莫展,無奈中薩達姆去見一直不想再見的離婚父母。酗酒的爸爸拒絕了他,走投無路的他來到並不寬裕的母親身邊。母親的錢與愛讓薩達姆感動,興奮異常的他回到烏魯木齊,拉著希萊力到火車站買票。一直被隱瞞的兩兄弟母親終於知道了希萊力單獨去北京參賽的計畫,對兩兒子的不滿和多年來的委屈讓她傷心。然而,對北京和跑酷大賽一臉茫然的她,一路跟隨兒子來到車站,依然沒能攔阻去意已決的兒子。
跑酷大賽開始了:希萊力和薩達姆強打精神步入賽場;看視頻直播的艾達爾母子滿懷焦慮。從沒見過如此陣勢的希萊力和薩達姆先後失手;心痛的艾達爾通過電話安慰著受傷的弟弟,此刻他好想來到弟弟和薩達姆身邊,聆聽著他們發出一遍遍為什麼緊張的自責。
行進中的列車上,希萊力和薩達姆好似進入夢鄉,他們好像是頭一次看到了自己,那個真正真實的自己,那麼明年,明年這個時候他們還能從頭再來嗎?
中國大陸 China2013 / 68 min
導演:許慧晶 XU Hui-jing
張青梅是村裡的計劃生育主任,也是一個頂神的大仙(靈媒),承包村裡的三官廟,供奉著送子娘娘。村裡每年都有一次集中的絕育工作,今年卻變成了兩次,鄉里下了十四個絕育任務,但村裡並沒有那麼多的絕育需求。完成不了任務的村幹部要被一票否決,領導決定展開「拔除絕育釘子戶」的行動,而當小學老師的榮榮,成了必須完成的主要任務。
計劃生育是村委會一年裡的重點工作,絕育是重頭戲,鄉幹部會蹲點督促。這種集中式的絕育運動若失敗是要丟官的,村幹部把它比喻成一場必須打贏的戰役。村委書記為了保證絕育任務能順利完成,讓能言善道的副村長張國紅協助張青梅抓人。張國紅以前是村裡的地痞,自己的生活打理得不錯,現在,他想在村裡為村民做點事情樹立威望,對於這次運動,他決定採取殺雞儆猴的方式,於是榮榮便成了他的目標。
榮榮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也是村幹部眼中的絕育釘子戶。超生三年來,村幹部一直沒能把榮榮絕育,運動開始後,搜尋榮榮成了村幹部每年都要面臨的難題。最讓他們頭痛的是,即使把她抓到計生站(計劃生育機構),榮榮總是因為來月經而無法動手術,經過調查,張國紅發現榮榮在絕育運動開始時會喝一種中藥,幾天後就會來月經,他只好採用圍剿的方式阻止榮榮按時吃藥。
計生主任張青梅的工作不積極,也是讓村幹部苦惱的事情,她除了本職工作外,還在村裡建廟,做算卦的大仙,並樂在其中。做為一個女人,張青梅對於計劃生育有自己的經歷和理解;因為絕育了自己的兒媳,兒媳一直不和她往來,在村裡也得罪了很多人。她覺得現在已經沒有搞計生的必要了,資本化的社會下,物資上漲,村民自己會主動控制生育,若考慮養老的因素,人們通常會生兩個小孩,沒必要強制女人絕育。然而,張青梅的不合作並未降低張國紅進行絕育任務的能力,最終,榮榮仍被逮到計生站做了絕育手術。半年後榮榮恢復了工作,她說:「下輩子不想做女人了」。
台灣 Taiwan2012 / 70 min
導演:蔡崇隆 TSAI Tsung-lung
台灣與中國自一八九五年起,除了二戰結束後的短暫數年,百年來一直分屬於不同的政權統治,相隔三百公里的台灣海峽,成為冷戰期間兩岸人民無法跨越的鴻溝。八○年代起,雖然通婚與通商獲得逐步開放,中國政府還是部署了三千多枚導彈對準台灣,以嚇阻日益高漲的台獨聲浪。二○○八年之後,重新執政的國民黨,則積極與中共展開經貿協商,以挽救榮景不再的台灣經濟。
在軟硬兼施的兩岸互動形勢中,為數廿八萬的「大陸新娘」與三十萬以上的「台商」,是最早登上對岸的前哨部隊,他們懷抱着浪漫的個人夢想或現實的經濟動機跨海而來,卻仿如進入一個久聞其名卻不知其實的陌生國度。
老柯,一個出身台北萬華的台灣人,因為債台高築而遠走大陸,跟許多台商一樣,他在骨子裡根本不喜歡中國,只想來藉機賺錢翻身,但是不曉得是個人機運不佳,還是他終究不適應對岸的遊戲規則,十年來他不僅無法衣錦還鄉,甚至離為人詬病的「台流」僅存一線之隔。
麗麗,就像多數透過婚姻移民到台灣的大陸女性一樣,沒能晉身都市的中產階級,而是成為勞動階級的農村媳婦。更令人沮喪的是,她不只要侍奉年老的公婆,還要幫老公阿文撫養他前妻留下的三個兒女。雖然她與阿文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卻常因為教養觀念差異而爭吵不休。
已經三年無法回台的老柯,他僅有的卑微願望就是趕快存一筆錢,給他年幼的小兒子,還有回去探望病重的母親,問題是寄人籬下的日子相當難熬。來台三年的麗麗,還沒資格取得公民權,對台式民主卻已了然於胸。她希望有一天能自己開店做生意,也為大陸的破舊老家重蓋新房。但有時在與老公激烈爭吵後, 她又很想乾脆離婚回家。現實與理想的差距, 就像兩岸的距離一樣,有時很近,有時好遠。
台灣 Taiwan2012 / 72 min
導演:傅榆 FU Yue
台灣的民主自由在華人世界普遍受到羨慕,與此同時,台灣的藍綠之爭卻也常讓其他華人對民主的印象蒙上一層陰影。當上一代為了藍綠意識形態吵得不可開交,新一代的台灣年輕人是如何看待藍綠?他們還會為了「藍綠問題」而水火不容嗎?
為了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在二○一二總統大選的一年半前,聚集了不同政黨傾向的年輕人,他們之間有深藍、深綠、淺藍、淺綠,也有不藍不綠,他們的價值觀各有不同,卻同樣少有機會跟不同理念的人「好好坐下來聊政治」。透過這種刻意安排的長期對話實驗,他們之間會產生什麼樣的化學變化?
在對話的過程中,有人本來對自己的選擇毫不猶豫,卻因為聽見不同顏色的聲音而懷疑自己的選擇;有人本來懶得投票,卻因為參與拍攝過程而感覺似乎身負公民重任;也有人本來總覺得自己代表正義之聲,卻發現其他人都當做耳邊風;還有人本來只會嘴炮,卻因為受到其他人影響而將其政治的理想付諸行動。除了這群年輕人之間的對話,我們還安排了各式各樣的特別來賓加入討論,有不同政黨代表發言人,香港與大陸的年輕朋友也不吝發表他們對於台灣選舉的特殊觀點。這些族群的想法與經驗,又會如何影響這群被標籤分為「藍綠」的年輕人?
是藍?還是綠?從這群年輕人身上,我們比較看不到恆久不變的色彩,他們之中有些人在這兩個顏色之間做了選擇,卻不清楚這兩個顏色的由來。這個對話實驗室的野心不只讓藍綠兩個世界的人產生交集,更希望讓這些參與者們有機會思考此顏色標籤的意義,還有自己手上這張選票所代表的價值。
台灣&中國大陸 / Taiwan&China2013 / 53 min
導演:史祖德 / 霍寧
這是一部兩岸導演一起執導的片子,共同述說關於時代的故事,一是台灣的眷村,一是大陸河南的三線廠。
六十年前朱伯伯從舟山被抓到台灣來當兵,在左營落地生根,濃濃的浙東口音不仔細聽他說話根本不知道他在說啥!面對著在台灣早已吵嚷多時的眷改條例,搬遷對他來說就只有服從兩個字。
四十年前張伯伯從山西遷來河南的山裡,從此就在南陽落地生根,接近標準的普通話跟廠外的河南鄉音格格不入。面臨工作與生活大半輩子的工廠逐漸沒落,加上年邁已高又遭遇破產,搬遷對他來說只是一種莫可奈何的選擇……
他們都來自一個戰爭的年代,從國共內戰開始,偌大的中國就一直在兵荒馬亂中度過,所有的說法都是為了國家, 但是許多年後,國家卻荒廢了他或它。
河南南陽與高雄左營有著奇異的相似之處,它們是一個樣樣都有,卻都不會很夠的地方,無論是學校,勉強可以醫治人的醫院或診療所,或是讓孩童奔跑的球場,放了鞦韆的公園……這麼多年過後,學校、醫院、球場、公園都還在, 卻多了斑駁或是空蕩,少了人。
當新家的鑰匙交到他們的手上,當搬家的卡車倒退到老厝門口,或許有人心中不捨,或許有人面露期待,但是轉過身之後,心中都是充滿對這間屋子的回憶。
中國大陸 China /2014 / 82 min
導演:劉翠蘭 LIU Cuilan
隆務貢寺只有不到二十名僧人,十七歲的吉美前往出家當小沙彌的時候,也不知道出家入世哪一條路更好。寺院在山上,幽靜而遙遠離開山下的喧鬧,可是附近十幾個大小村子的生老病死,一一要請寺裡僧人下山,在低沉的誦經聲中,做最初或最後的交接。對於年輕的小沙彌而言,頻繁往返在出世入世之間,比起單純的孤寂或喧鬧,更難修煉。吉美來了以後,寺院當中一半的僧人都因為各種原因離開了,重新在世俗的生活尋找一個位置。於是,吉美也開始偶爾問自己:我就這樣日復一日念重複的經文麼?有沒有更有意義的生活方式?
每一年萬物生長的雨季,佛教寺院的僧人們要結夏安居,留在寺院裡誦經修行,不可外出。這一年的夏天,只有十一個人的隆務寺裡,沒有足夠的受戒比丘來舉行夏安居。寺院決定在今年的夏安居之前,找三個小沙彌受比丘戒。若是問到他,吉美明白這個選擇對他來說意味著什麼——他看過那兩百五十三條比丘戒,他以為出家的沙彌依然可以換下僧衣返回世俗的家,但受戒的比丘除非被驅逐,否則很少有還俗的。
他所不知道的是,在這沒有回頭路的路口,哪裡才是他更好的方向。吉美耐心的等待著,漆黑的夜裡,吉美把日日誦讀的長條經文取出來,在燈下仔細的清理。
這一年的夏天,又有一個人走在往不同方向延伸的人生路口,這兩條路,他只能選擇一條。